故事

日之影町 與注連繩文化共同被傳承的「稻草工藝」

稻草手工藝TAKUBO 甲斐陽一郎先生

整年中都裝飾著的注連繩(shimenawa)

12月年末。刻骨冷風吹著日之影鎮的某個部落。在『稻草工藝TAKUBO』工坊中,六位手工師傅默默地進行著作業。他們正進入製做迎接新年所用的注連繩的最忙碌的階段。
日之影町歸屬高千歲鄉,有整年在玄關擺飾注連繩的習俗。每到了過年時就會更換新的注連繩。

『TAKUBO』稻草工藝起源於約60年前。陽一郎的祖父在農閒時,把家裡的稻草拿來做注連繩而開始的。之後加上父親,陽一郎,三代持續傳承著製做注連繩。
而現在,陽一郎以稻草工匠做出各種手工藝品,其基礎是紮根於當地的家族企業。

從事手工藝者在全國逐漸減少,據代表者甲斐陽一郎說,稻草工藝能完整傳承下來是因為有注連繩文化存在的關係。
陽一郎說:「我整年都在製做吉祥物的擺飾,其百分之八十都是供給到外地,只有在12月時會拒絕所有的訂單,集中於製做供給本地的注連繩.。」

神時刻與我同在

注連繩含有"結界"的意思。據說,是於為了要將躲在高千穗天岩戶的天照大神帶到洞外不再讓他回到洞窟而綁了繩子為起源的。
陽一郎說,高千穗鄉的人們終年裝飾著注連繩,也許是因為如此一來人就會在注連繩的內側,也就意味著家裡有神住在一起的意思。
「生活在山裡,有很多艱難的狀況是令人無力而為的。這時,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合掌。對當地人而言,神是如此地親近。」

然後,注連繩也標記為七五三繩。據說其七、五、三各代表著天神七代、地神五代和日向三代神。七、五、三是當地注連繩的基本型。據說因為這些數字都無法整除,因此只要裝飾著壞事就進不來。

託付在作品中的含意

『TAKUBO』稻草工藝是從種稻開始著手。在春天播種、插秧。到了8月開始收割。這些作業都和稻草工藝平行進行,是無法一個人獨自完成的。
「也許也有單獨一個人能從準備材料到完成製做的手工藝品.但稻草工藝是做不到的。從耕種、插秧、收割晾乾,到將稻草打成繩子,之間有許多步驟。」

在『TAKUBO』,這些作業都是由陽一郎先生的家人及當地居民,約10名成員分工合作進行。其中還有住在附近的80多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第二段的人生",都非常樂意幫忙。
「就像這樣,稻草工藝能為當地居民帶來生氣,不但讓人感到高興,而且也覺得經營『TAKUBO』是有意義的了。

將稻草投入生活中

陽一郎從小到了年尾就幫忙製做注連繩。他說在這個地區,到了農閒期時就會進行稻草工藝,並不覺得是甚麼特別的技術。
因此加強了他想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和手法的想法.
「稻草工藝因為是日本人的主食,米的副產品來做為材料,且以裝飾品居多。我認為今後也不會改變。將它帶入生活中,製做成實用品是我現在的主題。」

稻草盒
利用稻草耐熱的特性,放進小吃可保溫。如何將稻草打成繩子而看不到稻草管口,那都是計算好的。.

小椅凳
座起來不像木材那麼硬,也不像海綿那麼軟,是稻草獨特地令人感覺到的舒適。


陽一郎說:「今後,我想追求更高的技術,舉辦個展等。除此之外,和當地居民們一起耕作,在被稻草圍繞中製做注連繩,傳播我們的創作與文化。」
在『TAKUBO』的作品中充滿了這些意念。